天天速读:“守静”的碧桂园,股价跌入“尘埃”,市值仅剩321亿

企业与市场的命运无法割裂,而市场也永远先于企业。

过去的两年里,地产行业的“寒气”已经传导到每一家企业,在房企债务频繁违约的大背景下,“规模”、“扩张”均成了禁忌词汇。


(相关资料图)

这种禁忌体现出了行业的困境,也体现出企业的困境。房地产挥手告别了“规模为王”的时代,企业的衡量指标也开始转向现金流的稳定。

万科董事长郁亮在2019年曾说过,“有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十年前,那时候万科还是行业的老大。后来,陆续有企业超过万科,先是恒大,后来是碧桂园,但是万科已经对当老大没有兴趣了。”

相同的话孙宏斌2021年也说过。

他说,“融创对现在的规模已然知足,觉得排名在前五就挺理想、挺舒服”。他还认为,房企的销售排名已经失去了意义,利润和市值才是衡量当下房企的新标准。

不过,孙宏斌显然高估自己的能力,而融创也再度踏入了危险的边缘,在债务违约的路上,孙宏斌并没有吸取过多的教训,而是重蹈了覆辙。

有时候,市场是最敏锐的观察者,在企业危机的前夜,市场总能做出最正确的判断,而股价就是最好的反映。

近期,“宇宙房企”碧桂园以及碧桂园服务的股价双双地创出了阶段性新低。距离最高点碧桂园已经跌去了90%,虽然碧桂园算不上最“惨”,但是相比“安全性”十足的万科、保利,碧桂园股价反应的确有些过于“剧烈”。

碧桂园“守静”

如果每一家地产企业都有一个关键词,那么2022年万达的关键词就是“稳”,保利的关键词就是“破”,而碧桂园的关键词就是“静”。

“守静”的背后是业绩的承压。

8月30日,碧桂园发布了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财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收1623.6亿元,毛利润约为172.1亿元、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约为49.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12亿元,对比去年同期149.96亿元的归母净利润,降幅非常明显。

其实,这两年碧桂园的业绩下滑是比较明显的,一方面这是行业整体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则是企业自身的问题。虽然对比很多头部房企,碧桂园算不上太差,但是作为行业“老大”,碧桂园确实难以将问题完全归结到行业上来。

对比龙湖地产,2020年上半年,龙湖的营收为 948.05亿元,从规模上比较,龙湖只有碧桂园的一半,但其归母净利润则为74.8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的74.19亿元,还有微幅的增长。如果和“好学生”万科相比,差距就更为明显了。

业绩发布会上,碧桂园总裁莫斌向投资者表达了歉意。他称:“虽然管理层对市场的变化已经提前预判到,但市场变化的剧烈程度依然超出预期。接下去碧桂园会在市场分析、政策研判、投资布局和授权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管理层有信心把企业的竞争力越做越好。”

很显然,对于莫斌的道歉市场并没有买账。在市场用脚投票的情况下,碧桂园的市值仅剩下了351.2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21.78亿元),而碧桂园服务的市值则为322.13亿元(约合人民币295.07亿元)。两个之间微乎其微的差距就是市场的态度,也是市场的答案。

但相比市值而言,碧桂园当下最大的问题显然是保护好现金流。

评级机构的“为难”

6月22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突然向碧桂园开了“第一枪”。穆迪发布公告称,已向碧桂园授予“Ba1”的企业家族评级,并撤销其“Baa3”的发行人评级。同时,穆迪将碧桂园的高级无抵押评级从Baa3下调至Ba1。

此外,穆迪还将碧桂园的评级展望从“审查中”调整为“负面”。

众所周知,在穆迪的信用评级当中,“Ba”代表具有投机性质的因素,反映不能保证将来的良好状况,一旦经济情况发生变化,还本付息能力将削弱。

也就是说,碧桂园的评级被调整成了“垃圾级”。

面对穆迪的“突袭”,碧桂园很快做出了回应。回应称,公司财务状况稳定,现金流充裕,穆迪下调评级不会对公司经营以及市场融资产生不良的影响。

9月19日,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则将碧桂园的主体信用评级由“BB+”调整至“BB”,相比于穆迪,标普显然要“客观”很多。

标普认为,碧桂园作为一家规模可观的地产开发商,有着良好的多元化融资渠道,且其仍具有充足的流动性。

标普还指出,截至6月30日,碧桂园拥有约770亿元的非限制性现金。且得益于和银行良好的关系,以及超过90%的现金回款率,碧桂园的非限制现金水平仍然很高,充足的现金储备也能部分降低流动性风险。

至于标普下调碧桂园评级的原因,则是因为行业的长期低迷以及行业盈利能力普遍下降。

10月12日,汇丰研究则将碧桂园评级由买入降至减持,目标价由3.5港元下调至1.4港元。

加速回款,确保公司债“安全”

对于碧桂园而言,今明两年的关键词就是“现金流”,而确保公司债券不违约也是关键中的关键。

作为少数几家能够进行全品种融资的民营房企,碧桂园目前的状况还算良好。

9月9日,碧桂园拟发行不超过15亿元中期票据,发行期限为3年,根据碧桂园公告,募集的资金将用于项目开发建设、购回或偿还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境外美元债券。

此前6月15日,碧桂园刚宣布现金回购6.83亿美元票据。

另外,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22年下半年,碧桂园在境外已无到期美元债;而境内则有两笔债达到可回售状态,合计40亿元。 除此以外,碧桂园下半年则没有到期的直接融资。

10月14日,碧桂园则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已购买债券“19碧地02”、“20碧地01”、“20碧地02”、“20碧地03”、“20碧地04”、“21碧地01”、“21碧地02”、“21碧地03”和“21碧地04”,合计5907200张,累计购买金额3.251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碧桂园也开始出售手中的资产。

9月29日晚间,九毛九控股公告称,将向碧桂园控股子公司购买广东省产权交易集团投资开发有限公司26%股权及销售债务,最高代价为11亿元。

据悉,九毛九收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总部搬迁做选择。而碧桂园则在入主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广场项目4年后,交出了该项目26%的股权。此举也被外界理解为加速处置资产,从而确保金流稳定。

综合而言,对于碧桂园而言,“求稳”是其当下的主基调,作为一个深耕三四线楼市的房企,虽然碧桂园的状况要好很多,但并不是绝对安全。而未来几年聚焦现金流管理,则是碧桂园的头号任务。

关键词: 约合人民币 发布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