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心科技44个月亏损18.5亿:毛利率已跌至8%,未来两年或将继续亏
《港湾商业观察》王心怡
(相关资料图)
屡败屡战,第三次向港交所发起冲击的北京圆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圆心科技”),还有机会吗?
持续亏损,毛利率跌至8%
2019年-2021年,圆心科技分别实现营收23.5亿元、36.29亿元、59.38亿元;净亏损则为2亿元、3.6亿元、7.6亿元。在其本次递表最新披露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圆心科技“越做越亏”的特性依然存在:2022年前八个月,圆心科技实现46.89亿元营收的同时,却录得5.3亿元亏损。
圆心科技在过去的44个月内亏了近18.5亿元,前两次递表又失效,这对公司的流动性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分别为-1.42亿元、-2.04亿元、-8.14亿元及-4.07亿元;投资活动现金净额则为1.35亿元、-2.09亿元、-6.56亿元及-6.66亿元。与此同时,仅统计公司租赁负债,即期部分以5205.6万元、6436.5万元、8208.1万元及1.14亿元的态势持续增长,非即期部分更是分别达到1.26亿元、1.36亿元、1.61亿元及2.28亿元。
带着这样的成绩“三战”港交所,圆心科技的压力不言而喻。广东省科学院旗下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向《港湾商业观察》表示,首先多次递表但失效,一方面说明市场环境对IPO不利,另一方面说明企业对上市的迫切。圆心科技于报告期内的流动性状况的确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迫切上市的判断。
虽然是第三次尝试,不过企业递表尝试的次数不会与IPO成功的概率形成明显关联。沈萌提出,对于港交所,申请次数与通过率没有直接或必然的联系,完全是企业根据市场和自身状况自主选择的结果,监管机构仍会一视同仁。
尽管如此,圆心科技的基本面或许还是会对其上市造成影响:“或许就是孱弱的财务状况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导致投资者参与IPO的意愿不高,才会不断递表又失效。”
对于目前的圆心科技来说,又还有多少亏损的空间呢?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前8个月,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0.6%、9.2%、9.0%及8.0%。仅从毛利率来看,似乎留给公司的下滑空间也并不多了。
在构成毛成本的部分,报告期内,圆心科技销售成本分别为21亿元、32.97亿元、54亿元及43亿元,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商品成本:分别占院外综合患者服务销售成本的99.4%、99.3%、99.4%及99.3%。
从披露来看,圆心科技的毛利率下滑,其中似乎也有“主动”因素。
报告期内,圆心科技院外药房及医疗服务的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500元、495元、398元及332元。圆心科技表示,持续下降的平均销售价格主要由于公司提升战略性,通过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定价及相对较低的售价来推广线上药房平台,包括以折扣率通常介乎1%至5%的折扣价或免费提供若干线上问诊服务及随访咨询来扩展公司线上业务的规模。
从最新披露的相关数据来看,以低价换取的规模,也有成效。报告期内,圆心科技药房网络所处理处方数目分别为180万、280万、550万及620万;来自院外药房及医疗服务的订单数目分别为310万、480万、910万及930万。
流血上市或对融资规模及股价不利
在连续亏损的过程中,依旧能降低售价来换取更大的规模,圆心科技展现出了魄力。但三次冲刺港交所的圆心科技,明显想成为一家受广大投资者检验成色的企业,投资者投给公司的信任票,当然希望能以企业盈利、分红等方式得到回馈。
圆心科技表示,尽管公司可能于未来两年录得亏损净额,但公司预期可通过持续改善或进一步改善有关盈利能力的主要运营指标来维持收入增长和达致盈利。计划通过利用与公司服务组合和平台扩张的相关网络效应;继续改善运营效率;及进一步采取成本控制措施等进一步优化主要运营费用,如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及行政开支。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分别为3.25亿元、4.95亿元、8.19亿元及6.28亿元。对比公司同期的财务数据,若该项开支能得到优化,对于公司的业绩的确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一抉择当然也会存在利弊,毕竟持续增长的营收是圆心科技的亮点之一,从前述公司依旧降价以寻求市场份额也可看出营收增长的重要性。所以在营收增长与盈利之间,公司的优先级如何?《港湾商业观察》也就相关问题联系圆心科技,未能得到回复。
互联网产业分析师张书乐向《港湾商业观察》指出,互联网医疗目前还更多的停留在初级的O2O阶段,即扁平化渠道,但缺乏真正的壁垒,而在线卖药的价值几何、可能遇到的政策监管风向几何,难以预期,仅仅靠营销投入拉动增长,并不足以成事。真正互联网医疗,还是从大健康角度切入,在技术上通过扁平渠道、数字孪生等一系列超视距服务能力提升和技术提升,达成真正的效果和效益。
公司表示预期通过采取以下策略维持收入增长及实现盈利:拓展患者群;扩大医院覆盖率及深化与医院、医药公司及保险公司的合作;受益于以前的投资及规模效益;及继续优化业务组合。
沈萌指出:“如果流血上市,非但融资规模可能大幅度降低,股价也会受到很大压制。”如上述公司提及,可能于未来两年继续录得净亏损,那此时选择冲刺IPO,是否过早?换个角度想,对于投资者来说,买入一只过往持续亏损、并于未来两年可能继续亏损的股票,怎样的价格是可接受的?(港湾财经出品)